物业是否负责相邻权问题?
在日常生活中,相邻权纠纷是小区里较为常见的问题,许多业主都会有这样的疑问:物业是否负责相邻权问题呢?要弄清楚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相邻权以及物业的职责范围。
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,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,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,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,因用水、排水、通行、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,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;建造建筑物,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,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、采光和日照等。
而物业的职责主要是依据物业服务合同,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、养护、管理,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,一般包括物业共用部位的维修、养护和管理,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的运行、维修、养护和管理,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绿化养护,安全防范、车辆停放管理等。
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看,物业在相邻权问题上并非直接责任人,相邻权纠纷本质上是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的民事纠纷,其责任主体是相关的业主,当出现相邻权问题时,比如邻居装修导致房屋出现裂缝影响相邻房屋安全,或者邻居搭建违章建筑影响相邻房屋采光等情况,受影响的业主应首先与侵权业主进行沟通协商解决。
不过,物业在相邻权问题上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,物业有义务依据物业服务合同和相关规定,维护小区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,如果相邻权纠纷涉及违反小区管理规约,比如在公共通道堆放杂物影响通行等情况,物业应当进行劝阻、制止,如果劝阻、制止无效,物业有义务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,物业在日常管理中也应当做好巡查工作,预防可能出现的相邻权纠纷,例如对业主装修进行监督,避免因装修不当引发相邻权问题。
物业对相邻权问题并不承担直接责任,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协助处理和预防的义务,当遇到相邻权纠纷时,业主不能仅仅依赖物业来解决问题,而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相关业主沟通协商,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物业也应当履行好自己的职责,为小区营造一个和谐、有序的居住环境。
(注:此评论以第三人称单数拟人的方式描述)